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隨著醫療進步,人平均壽命也逐年增加,根據2007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國內總人口10%,2028年更將提升至22%,意謂著每三位成年人就需扶養一位老年人。除了常見的老人心血管、神經、內臟功能退化疾病外,不少高齡長輩也同時患有脊椎退化帶來的慢性下背痛;因此,如何解決年長者下背疼痛也成為一大課題。

台中有一位80歲的老先生,因長期工作勞損,加上老年脊椎嚴重退化,導致長期下背疼痛,經過藥物、復健、及數次射頻神經治療後,症狀並無改善,進而轉診至疼痛門診治療。負責收治病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說,此患者有心臟病,不適合全身麻醉,因此不考慮使用傳統手術治療,但脊椎突出的軟組織已嚴重壓迫神經,若不趕緊治療將對生活造成一大威脅。

老年人罹患下背痛的情形逐年升高,據統計,近4成老人有下背痛困擾,又有3%年長患者有全天性疼痛的問題;溫永銳指出,老年人常伴隨心臟方面疾病,如進行傳統手術治療,危險性較高,而上述患者則是使用脊椎內視鏡介入式微創手術治療,術後背痛情況已大幅改善,疼痛指數也由8分下降至2分。

溫永銳醫師表示,新式硬脊膜外內視鏡微創手術只需在脊椎後段開個小洞,將0.9毫米的導管放入脊髓腔中,利用內視鏡影像及雷射把沾黏及壓迫部位清除乾淨,透過內視鏡放大影像不但可以避免手術時傷及周圍神經,還能確認手術部位,安全性高,僅需住院一天觀察,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不過,溫永銳說,雖然這類治療是很新的技術,並不是每個患者皆可使用,術前應與醫療團隊討論,評估患者的自身狀況,若病人有凝血方面等問題,可能較不適用。

醫師建議,患有下背痛症狀的年長者,可適度伸展背部肌肉,切忌聽信偏方,應遵循醫囑按部就班治療,最重要的是家屬應給予更多的關心,讓長輩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有助於紓緩下背疼痛的症狀!

 

年紀大的老人家,很多器官都在退化,想要活得開心,能夠四處遊山玩水,就不得不注意營養;醫師提醒,尤其是攸關肌肉與骨骼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3及葡萄糖胺,銀髮族都應該要攝取足夠。

小分子胺基酸比大分子蛋白質有效

高齡醫學科彭莉甯主任表示,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奶蛋魚肉豆類都是蛋白質的來源,銀髮族除了可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之外,市面上有很多含有蛋白質和胺基酸的營養補充品可以食用。尤其是小分子的胺基酸,就要比大分子的蛋白質較快速有效,而且以支鏈胺基酸為主。

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

什麻是支鏈胺基酸呢?彭莉甯指出,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白胺酸是必須胺基酸,主要作用於肌肉的合成,精胺酸則是可自行合成,但是合成量不夠,要從外面補充,補充白胺酸與精胺酸可使血管放鬆,使血流量充沛,肌肉收縮更順暢,代謝廢物可更快。

防骨鬆要有鈣與維生素D3

彭莉甯主任進一步指出,銀髮族除了肌肉量要足夠,要有充分的白胺酸與精胺酸之外,也要防骨鬆,不但鈣質要攝取,也要有維生素D3,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也可幫忙長肌肉;有研究顯示,中風病人分成二組,一組吃二年維生素D3,一組吃安慰劑,比較肌纖維是否有改變,結果有吃那組肌肉沒有萎縮且較粗,以及骨折少,沒吃那組肌肉小,跌倒多且骨折機會大。

預防退化關節炎可吃葡萄糖胺

除了肌肉與骨頭要好之外,銀髮族的關節也要顧。彭莉甯強調,一旦出現退化關節炎,走路就不順,若是有疼痛,活動力就會受限;所以,要使關節軟骨健康,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吃葡萄糖胺並沒有壞處,雖然有人說有效,也有人說沒效,但是如果吃了葡萄糖胺有效,就可以繼續吃。 (彭莉甯 -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主任)

 

經 濟 客 位 綜 合 症 ( Economy Class Syndrome )是 種 深 層 靜 脈 閉 塞 的 症 狀 , 是 因 為 病 者 長 時 間 處 於 狹 窄 環 境 ( 如 飛 機 經 濟 客 位 ) , 保 持 同 一 坐 姿 太 久 , 令 足 部 血 液 運 行 不 通 , 產 生 腫 脹 和 血 塊 , 流 向 心 肺 。

患 者 多 是 連 續 坐 機 超 過 九 個 小 時 的 年 老 超 重 人 士 , 年 輕 乘 客 則 以 孕 婦 、 服 食 避 孕 丸 女 性 、 吸 煙 及 酗 酒 人 士 機 會 較 高 , 每 年 平 均 有 數 十 名 飛 機 乘 客 死 於 此 症 。

中國人較少靜脈栓塞

經 濟 客 位 綜 合 症 是 於 三 年 前 由 一 名 英 國 醫 生 首 次 命 名 , 直 至 今 年 十 月 一 名 二 十 八 歲 英 國 準 新 娘 從 澳 洲 乘 二 十 小 時 飛 機 返 英 國 後 , 死 於 經 濟 客 位 綜 合 症 。 近 期 日 本 東 京 成 田 機 場 診 所 最 近 覆 查 過 去 八 年 病 歷 , 證 實 二 十 五 名 乘 客 抵 達 該 機 場 後 因 此 死 亡 , 而 每 年 患 上 此 症 乘 客 亦 有 一 百 至 一 百 五 十 人 。 此 症 才 廣 受 關 注。 但 香 港 醫 學 界 人 士 指 出 , 中 國 人 先 天 血 凝 固 能 力 較 低 , 故 港 人 較 少 患 上 此 症。  


綜合報道

20010102db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