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全球每3秒就多一名失智症患者,在國內平均1天新增3名患者。預防失智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多動腦、運動有助腦部活化,例如桌遊、太極拳都不錯;日常飲食應多蔬果、少紅肉,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

全球3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全球平均每3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指出,失智症造成社會及家庭的嚴重負擔,如何活躍老化及延緩失智是全球重視的議題。

全台失智人口約26萬人

鄧世雄執行長表示,國內65歲以上長者為4.97%,推估全台失智總人口約26萬人,平均每1天新增3名患者的速度急遽攀升中,而台北市 65歲以上長者罹患失智症約有2萬人,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及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

腦部活化可預防失智

鄧世雄執行長舉例,桌遊活動有助於長者腦部活化及減緩老化;太極拳運動能改善靈活度、平衡感及肌耐力;日常飲食以清淡口味,多吃大量蔬果、全穀類、魚肉,少紅肉,以及適量紅酒(一天一小杯大約110cc),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

小心失智症釀車禍!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不少長輩發生交通意外、出車禍,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大腦功能已經退化,也就是所謂的失智症。醫師提醒,失智症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定向感失常,若家中長輩有認路困難,千萬別單獨出門。

高齡駕駛人 需評估換發駕照

今年7月開始,交通部實施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新制,規定75歲以上長者,需完成體格檢查及認知功能測驗,體檢包括視力、辨色力、聽力、其他特殊疾病,認知功能測驗則有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近程記憶力、手腦並用能力。兩項合格後,可換發有效期3年的駕照。

失智長輩車禍肇事 較正常長輩高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表示,失智症病患的臨床症狀千變萬化,除了記憶力障礙外,生活功能也逐漸退化。根據國內外研究發現,失智長輩車禍肇事的風險,確實較健康長輩高出許多。

認知功能退化 定向感失常

白明奇理事長說明,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正常人的大腦有不同的結構迴路,而患者因大腦功能逐漸退化,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例如執行功能大不如前、資訊速度處理緩慢,以及定向感失常、地理位置錯亂;若長輩已有明顯認路障礙,應立即就醫檢查,並盡量避免讓長輩單獨出門。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失智症人數隨人口老化快速增加,但絕大多數失智症無有效治療方法。傳統的藥物與醫療,在這些病人的照顧上,並無法有效的抑止病程的惡化;同時,在退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功能喪失或是行為問題,也常使照顧者疲於奔命。為此,各縣市政府、醫療機構以及民間團體,針對失智失能的照顧問題紛紛推出各式照顧服務,守護失智病患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跨專業合作照護 延緩失智更到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朱智邦表示,失智症的照護是全方位的,必須結合醫師、護理、各式治療師以及社工,針對病患以及家屬量身打造適合每一個家庭的照顧模式,像是成立失智症的整合性記憶門診,結合神經科,提供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照顧以及各式社會福利的諮詢與申請;提供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藉由專業護理人員,職能治療師以及物理治療師藉由各種感官、認知、身體上的刺激與活動,進而達到延緩失智或失能效果。

日間照顧創雙贏 罹病不再是夢魘

朱智邦醫師也提到,在國外的研究當中,失智症的日間照顧的確可以減少家屬的負擔以及精神科藥物的使用,是一個病患與家屬雙贏的好辦法。因此,減少控制行為藥物使用的效果,對於家屬來說,不僅讓失智患者在平時有了一個讓人放心的去處,同時也減輕一部分照顧的壓力。

朱智邦醫師說,對於特殊難以照顧的個案,松德院區也設有失智症病房,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及社工,會針對個案的狀況,提供照顧上的建議,並做出藥物的調整。一方面讓個案在良好的環境中調整身心,另一方面讓家屬有了全天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