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須知

食欲不好是人們經常會遇到的現象。而“人是鐵飯是鋼”,
吃不下飯是不行的,為什麼會沒有食欲,怎樣提高食欲呢?


引起食欲下降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

1. 情緒緊張過度疲勞: 在當今快節奏和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容易引起失眠、焦慮等緊張情緒,導致胃內分泌酸干擾功能失調,引起食欲下降。
2. 過度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 會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養活,使胃消化功能減弱。
3. 酗酒吸煙: 酒精可損傷舌頭上專管味覺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損傷胃粘膜,如果患有潰瘍病、慢性胃炎,酗酒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腸穿孔;煙霧對胃粘膜的危害並不小於飲酒,吸煙也會引起慢性胃炎。
4. 饑飽不均: 胃經常處於饑餓狀態,久之會造成胃粘膜損傷。
暴飲暴食使胃過度擴張: 食物停留時間過長,輕則造成粘膜損傷,重則造成胃穿孔。
5. 生冷食物: 經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導致胃寒,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
6. 睡前飽食: 晚餐過飽,必然使胃腸負擔加重,胃液分泌紊亂,易出現食欲下降。另外,還可導致肥胖、睡眠不實、結石、糖尿病等。
7. 飽食後運動: 飽食後短時間內劇烈運動會導致胃蠕動增快,繼而出現胃痙攣,出現胃部長痛不適、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轉。
8. 藥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某些藥物長期服用可導致藥原性味覺障礙。?有時也與環境、心理狀態、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關係。

綜上原因,要提高食欲應試以下“五要”

1、就餐時心情要好: 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情,有益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時應專心,保持愉快情緒,避免考慮複雜、憂心的問題,糾正就餐時爭論問題、安排工作的習慣。可適當地以音樂為“佐餐”。
2、就餐環境要優美: 就餐時有一個優美的環境,光線充足、溫度適宜、餐桌、餐具清潔衛生等,都能促進食欲。
3、要注意對食物科學地加工烹調: 科學的加工烹調有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利用。色彩美麗,香氣撲鼻、味道鮮美、造型別致的食物,使人體產生條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從而引起旺盛的食欲,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確的食品加工,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維生素的破壞。
4、要戒煙忌酒: 過量飲酒或每餐必飲的習慣一定要戒除。戒煙對提高食欲也是非常重要的。
5、生活要有規律: 現代人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休息的時間難以始終如一,但不管怎樣,在進食上必須要做到定時、定量、定質,不能因為繁忙而在飲食上馬虎從事,饑一頓、飽一頓對人健康是無益的。而合理的飲食制度,可成為機體的條件刺激。堅持定時進餐,到了進餐時間,就會產生食欲,分泌多種消化液,利於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

宇光/ 季玉光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消委會: PCBs 難免 何必再攝人?

香 港 暫 時 沒 有 一 條 針 對 「 健 康 食 品 」 的 法 例 , 導 致 很 多 「 健 康 食 品 」一 旦 發 生 問 題 市 民 追 索 無 門 。

在 香 港 一 度 成 為 時 尚 健 康 食 品 有 防 癌 兼 美 容 功 效 的 鯊 魚 丸 , 經 香 港 消 委 會 的 測 試 顯 示 , 不 但 沒 證 據 證 明 其 防 癌 功 效 , 反 而 是 有 可 能 致 癌 及 損 害 皮 膚 。 目 前 市 面 上 至 少 有 四 分 一 共 五 款 鯊 魚 丸 含 可 致 癌 物 質 PCBs ( 多 氯 化 聯 苯 基 ) , 其 中「 SQ2 第 二 代 鯊 魚 丸 」 的 PCBs 含 量 更 超 出 標 準 。

不適宜長期食用

國 際 癌 病 研 究 組 織 已 將 PCBs 列 為 可 能 致 癌 的 物 質 , 消 委 會 指 出 , 依 照 該 產 品 標 籤 建 議 的 一 日 最 高 食 用 量 計 , 服 食 後 將 會 攝 入 三 百 一 十 二 皮 克 的 「 毒 性 當 量 」 , 是 身 重 六 十 千 克 成 年 人 每 日 允 許 攝 入 量 的 一 點 三 倍 , 不 適 宜 長 期 食 用。

消 委 會 今 次 共 測 試 了 二 十 款 鯊 魚 丸 , 共 發 現 五 款 樣 本 含 有 PCBs ( 見 表 ) , 除 了 SQ2 之 外 , 其 餘 四 款 的 PCBs 含 量 並 未 超 出 每 日 允 許 攝 入 量 。 由 於 PCBs 共 有 二 百 多 種 , 消 委 會 只 測 試 了 二 十 五 種 , 因 此 未 驗 出 有 PCBs 的 樣 本 , 不 一 定 不 含 PCBs 。

消委會測試含 PCBs 及 DDT 的5種鯊魚丸

產 品 名 稱售價(以每50克角鯊烯計算) 原產地滴 滴 涕 DDT
及 衍 生 物
多 氯 化 聯
苯 基 (PCBs)
總 量 (ppm*)
SQ2 第 二 代
鯊 魚 丸
324加拿大0.173.17*
美 麗 靈
( 鮫 鯊 烯 )
100加拿大0.200.07
金 培 靈
鯊 魚 肝 烯
278澳洲-1.01
伊 佳 寧 500294美國0.801.54
美 國 天 然 強 力 「 鯊 肝 康 寶 」536美國0.772.73
* 含 量 是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建 議 的 成 年 人 每 日 允 許 攝 入 量 的 1.3 倍 , 不 適 宜 長 期 食 用 。

消 委 會 小 組 主 席 盧 子 健 指 出 , 人 類 在 平 時 的 膳 食 中 , 已 無 可 避 免 地 攝 入 PCBs , 例 如 魚 類 在 受 污 染 海 洋 中 吸 入 PCBs 。 因 此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便 應 盡 量 避 免 從 一 些 非 必 要 的 食 物 中 攝 入 PCBs 。

12 款 含DDT 傷 肝

是 項 測 試 並 發 現 , 十 二 款 即 六 成 的 鯊 魚 丸 含 有 除 蟲 劑 DDT ( 滴 滴 涕 ) 及 衍 生 物 , 但 份 量 均 低 於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的 臨 時 每 日 允 許 攝 入 量 。 DDT 影 響 人 體 的 神 經 中 樞 及 肝 臟 , 服 用 一 次 便 足 以 引 致 興 奮 過 度 、 震 顫 及 肌 肉 控 制 失 調 。

消 委 會 又 指 出 , 角 鯊 烯 能 延 緩 或 防 止 衰 老 等 功 能 都 還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研 究 去 證 實 。 反 而 九 三 年 美 國 曾 發 現 有 病 人 因 每 日 口 服 十 粒 角 鯊 烯 , 引 致 嚴 重 的 外 源 油 吸 入 性 肺 炎 。

PCBs 受管制二十年

PCBs , 名 為 「 多 氯 化 聯 苯 基 」 , 屬 脂 溶 性 物 質 , 多 在 工 業 過 程 使 用 。 PCBs 對 人 體 及 環 境 可 造 成 傷 害 , 更 可 以 長 期 殘 留 於 環 境 內 , 特 性 是 十 分 穩 定 , 難 以 分 解 。

經 濟 合 作 及 發 展 組 織 八 ○ 年 建 議 規 管 後 , 大 多 數 國 家 已 嚴 格 限 制 製 造 、 售 賣 、 進 出 口 或 使 用 。 不 過 陸 地 上 殘 存 的 PCBs 會 通 過 雨 水 流 入 海 洋 , 微 少 海 洋 生 物 如 吸 食 後 再 通 過 食 物 鏈 輾 轉 積 聚 至 大 魚 體 內 。

000118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 border="0" alt=" <div id=" mod-custom165 class="mod-custom custom">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 align="middle" />

/images/hno1/nno1-signoff.png

嗜肉兒童血液內”瘦素”多四成易患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教路創意烹調技巧吸引小朋友多食素菜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食無定時,養成不良飲食習慣,容易墮入高鹽、高糖及高脂的飲食陷阱,以致肥胖、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問題處處可見,只在2007年,香港死於心臟病的人數多達6,373名,情況令人憂慮。根據衛生署及世界心臟聯盟預計,約於2020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率將增加50%,心臟病將成為都市人的頭號殺手。

veg food & health最新調查指素食者健康較佳

根據2008年最新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調查發現,素食者的膽固醇含量比肉食者低9%,低密度脂蛋白及C-反應蛋白分別低13%及50%,香港港安醫院註冊營養師黃志榮於是日記者會上指出,此三類元素含量過高均會增加患有心向管病的風險。「非素食者比肉食者患各種疾病的機會率最少高出半成以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2007的報告指出,非素食者患大腸癌機會高出88%,糖尿病高80%、食物中毒及前列癌更分別高出70%及54%,可見食素者患病的機會比較少。」該報告更指,若一星期內進食18安士紅肉(約六塊牛扒),其後每進食1.5安士的紅肉(約半塊牛扒),患結腸癌的機會便會高15%;若一星期內進食18安士加工肉類後(約6片快餐店漢堡扒),而及後每天繼續進食1.5安士加工肉類(半片快餐店漢堡),患結腸癌的機會便激增至21%。相反,每日只要進食五份蔬菜及水果,便可大大減低患口腔、咽頭、喉嚨、食道及胃等癌症的機會。

兒童多食素菜可減瘦素

根據美國營養協會數據指出,素食男性比肉食男性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低31%,而女性則低於20%。港安醫院註冊營養師黃志榮表示,食素與食肉對健康的深遠影響,在兒童身上更明顯,「根據PubMed一項關於素食兒童於青春期時體內的瘦素濃度研究發現,兒童多進食素菜,能有效減低由身體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瘦素(Leptin),一般來說,脂肪細胞愈多,血內瘦素血清濃度的水平也愈高,患心臟病的機會亦會愈高,該研究指出,肉食兒童的瘦素血清濃度會比素食兒童足足高出40%,意即比較容易致肥或患有心臟病。」所以自幼培養小朋友多食素菜,才是最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的方法。


無「膽」進食減膽固醇

veg health foodDr.T Colin Campbell 進行的中國研究指出飲食含有愈多動物蛋白,會使血膽固醇含量增加,提高動脈硬化症、癌症等罹患機會率,飲食愈西化(攝取高動物性蛋白和脂肪)的已發展地方如美國、歐洲及香港等地方,人民的膽固醇濃度愈高。黃志榮指植物性食物有助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素菜如豆腐、花生及各式豆類,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可減低患心臟病機會達22%,而大豆類製品中的植物蛋白質,則可減低14%心臟病的危機,每天25克大豆蛋白質更可減低膽固醇的水平。另外,素菜的食用纖維高,含豐富維他命B雜、C和E、不同的抗氧化元素和礦物質能促使膽固醇和脂肪排出體外;每日10克纖維更可減低14%心臟病發風險,及降低心臟病的死亡率達27%,平日一杯扁豆大約會有15.6克的高纖維,已能有效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預防心臟病。」

素食營養要均衡

香港的兒童偏食及癡肥的情況嚴重,普遍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所致,嗜食高脂、高鹽及高糖的食物,家長應該以多元化食物及創新的烹調手法,來吸引小朋友多食素菜,以出名「高卡超脂」的肉醬意粉為例,一份約500克的普通肉醬意粉,無論卡路里、脂肪及膽固醇,都比素肉醬意粉高出數倍(見下表),但其實只要花點心思,無論賣相、味道及口感都差不多:

營養

素肉醬意粉(506)

肉醬意粉(506)

卡路里

304

459

脂肪

5

14

飽和脂肪

0.5

5

膽固醇

0

33毫克

蛋白質

14

18

有營美味烹調法:

吉烈薯菜

以焗爐代替油炸,口感及賣相接近,但油量就少得多

炒蛋白

加入低脂奶同炒,毋需落太多油,口感同樣幼滑

意式燴茄子

使用新鮮番茄取代茄膏,加用蒸法,減少油量,味道更新鮮、鮮甜

油菜

先用水烚至菜熟,淋上少量橄欖油,增加光澤及減少?口感

果仁焗薯

果仁加水攪碎加入焗薯同焗,薯仔更滑,亦有果仁的油香

 

五穀的營養是白米的十七倍,一般泛指紅米、糙米、薏仁、燕麥、蕎麥、小米、黑糯米、糯薏米等。由於五穀的表殼不像白米般經過輾磨,所以仍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及維他命B雜等營養,其中纖維素及水溶性纖維,比白米高出數倍。

高蛋白豆類

黃豆、果仁和大部份豆類除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外,更含有其他食物所缺乏異黃酮,每天吸收25克大豆蛋白質可減低膽固醇的水平,是認可能為對心臟健康帶來益處的食物,故常吃豆類可大大減少動脈硬化的危險。


素食煮意展愛心烹飪比賽

素食好處數之不盡,香港港安醫院最近開始展開全院素食計劃,供應多款創新美味的素菜給住院病人及員工享用,大獲好評。為鼓勵更多人嘗試健康素食新滋味,以及為「兒童心臟基金」籌款,香港港安醫院特地聯同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舉行「素食煮意展愛心」烹飪比賽,成功邀請到多間公司參與,比賽將於7月6日假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是次活動主要為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轄下的兒童心臟基金籌款,所有參賽隊伍均慷慨解囊,救助更多有需要的兒童心臟病患者。兒童心臟基金早於1991年創辦,創辦人之一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轄下兒童心臟基金醫務總監暨小兒心臟科專家韋基豪醫生發現當時有不少急切需要進行手術的兒童,但政府資源有限,令不少情況嚴重的病人輪候無期,所以即時聯絡一班熱心人士創辦兒童心臟基金,幫助一班經濟上有困難但極需要接受心臟矯正手術的兒童提供最快捷及最專業的治療。

12年救心之苦

是日記者會上,大會安排了今年十二歲的朱紫殷小朋友及主醫生韋基豪醫生,分享12年「救心」歷程。紫殷於出世後不久便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只有十一日大的她便要接受一個治療心漏病的手術,半年內更未嘗過回家的滋味。由於健康並未有改善,紫殷仍未能正常吸收營養,三歲時仍只有二十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經友人介紹下,朱太聯絡上兒童心臟基金,經基本醫務總監韋基豪醫生檢查後,發現心臟有一異物,於六歲那年,再次接受切除手術並一併解決了心漏的問題,健康情況得以改善,雖然至今行數層樓梯便會氣喘,更不能參加任何競賽運動,但至少能夠與同學一起上體育課做小運動。可惜在最近的定期檢查時,再發現紫殷心臟再次出現心瓣狹窄的問題,今年暑假將要再次進行介入性治療。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每一千名初生嬰兒便會有七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當中90%先天性心臟病在醫學上仍無法解釋確實的病因,只知道可能與綜合環境和遺傳的因素有關。約有2%的兒童是環境因素影響而患上先天性心臟病,例如母親懷孕時受到過濾性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誤服藥物及母親患有糖尿病等。而有小部分兒童由遺傳因素所致,包括染色體不正常及基因問題等。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心室間隔缺損、心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症及主肺動脈移位、大動脈或肺動脈心瓣膜狹窄等。

資料提供:港安醫院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