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新冠病毒肆虐,多運動能提高免疫力,但是一名三十歲上班族陳小姐,卻因運動過量受傷,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求助臺中慈濟醫復健科張瓊玟門診,醫師用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發現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三十毫升的積水,陳小姐驚訝不已,被診斷為關節使用過度造成的運動傷害! 上班族運動循序漸進 注意暖身及運動姿勢 張瓊玟醫師表示,陳小姐平日上班朝九晚五,為免身材走樣,趁假日到游泳池瘋狂運動,由於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就超量游泳運動,加上暖身不足或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運動,因肌力不足使肌肉或肌腱受傷。 這種俗稱「假日運動員」的病人,屬於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張瓊玟醫師提醒,運動健身應當循序漸進,避免當「假日運動員」,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 「五三一」原則 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 張瓊玟醫師指出,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應建立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健康成人可採國民健康署建議的「五三一」原則,每周平均運動五天,每天平均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一十次以上,或做到些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 張瓊玟補充,除了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能供給身體肌肉所需基礎,配合運動鍛鍊肌力,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減重的目標。 避免單一運動大量重覆 多元安排效果加乘 「萬事起頭難」張瓊玟醫師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找到適合樂趣的運動,和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運動,提升運動樂趣,避免只有同一種運動大量重覆單項動作所產生的傷害,可安排不同運動方式,例如:有氧運動、肌力重量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有加乘效果。

天氣又熱起來!加上迎接梅雨鋒面,全台又濕又熱。醫師提醒,民眾應避免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防止皮膚曬傷,更要留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預防熱傷害。

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 易出現2併發症

當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無法調解體溫來散熱,進而產生不適之症狀,統稱熱傷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高溫濕熱人體難以有效散熱,若在高溫下短時間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暴露悶熱環境中,容易造成體液大量流失,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便容易導致熱傷害,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

出現熱傷害症狀 用4方法沒好轉快就醫

葉哲廷醫師說明,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大量流汗、倦怠、無力、頭暈、頭痛、喘、血壓降低、肌肉痙攣等,是熱傷害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果出現熱傷害的症狀時,應盡速讓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若症狀沒有改善,應趕緊送醫檢查治療。

除防曬、著輕便衣物 補充水分、鹽分不可忽略

最後,葉哲廷醫師強調,在從事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時,應做好防曬措施,盡量穿著輕便、易散熱的衣物,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多留意身邊的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幼童的狀況,適當安排休息,預防熱傷害的情形發生。

台灣每年約有兩萬名早產兒誕生,將近每30分鐘就有一名早產兒來到世上。未足月出生,器官發育仍未成熟,經常伴隨許多疾病風險,呼吸問題便是早產寶寶的第一個關卡。面對小週數的早產兒,保溫箱跟呼吸器是關鍵,而呼吸器有可能會與早產兒呼吸不同步,「神經調節輔助呼吸(NAVA)」模組,可以監控橫膈膜活動,幫助呼吸同步,降低肺部傷害的情況。

早產兒肺部發育不全 易出現呼吸窘迫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許瓊心醫師表示,肺部是胎兒在母體中最後發育成熟的器官,提早出生可能會使表面張力素不足,引起肺泡塌陷,影響呼吸功能。而研究統計顯示,呼吸窘迫症候群是最常見的早產問題,約有三成早產兒中會出現,且週數愈少、發病機率就愈高。此時會以呼吸器輔助照護,但他們呼吸型式多變,經常出現呼吸不同步的情況,有時寶寶想要吸氣,呼吸器卻無法正常啟動,肺部容易間接受損,甚至衍生慢性肺疾病等併發症,小週數早產兒還可能腦神經發展較差。

呼吸輔助模組 減少肺部損傷提早出院

為了降低寶寶和呼吸器發生不同步,現有許多新型輔助設計,其中「神經調節輔助呼吸(NAVA)」模組,透過橫膈膜電位導管,監控橫膈膜活動,進而協調呼吸器以對應大腦及肺部的活動。多項國內外實驗發現,NAVA模組可減少近50%的呼吸器不同步情況,減少肺部傷害;臨床使用結果也顯示,在NAVA模組輔助下,可以減少早產兒使用呼吸器輔助的天數,提早離開加護病房。

醫療團隊全心照護 早產兒存活率高

因現代人多晚婚,生活壓力又大,使得早產機率降不下來,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江明洲主任說,早產兒家長心中的擔憂、自責、焦慮,醫師的安撫都比不上日日長大的寶寶來的直接有效,而在醫療團隊的照護下,早產兒順利出院都讓他感動不已。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表示,基金會宗旨是協助早產兒獲得適當的醫療,致力提升早產兒醫療照護品質。在完整醫療照顧下,台灣早產兒其實已有很高的存活率,期望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團體,民間個人都能一起守護下一代,幫助更多早產兒健康、順利長大!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