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腦神經疾病

alt

美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睡眠不足時,就會對疼痛特別敏感,想舒緩這類慢性疼痛,就要多睡覺。當長時間睡不好,又想短時間改善疼痛,那就乾脆喝咖啡,運用咖啡因的力量保持清醒,這樣也能發揮止痛作用,而這兩種方式所產生的止痛效果,都比止痛藥好。

多睡覺 舒緩慢性疼痛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結果發現,多睡覺,有助舒緩慢性疼痛,若想短時間止痛,也可以使用咖啡因或其他藥物,當心智保持清醒,疼痛也會大為減輕。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7年5月所出版的〈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提神物質 有助降低疼痛敏感性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疼痛生理學家艾斑‧拉特雷莫利埃與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睡眠生理學家蔻伊‧亞歷珊卓進行實驗,測量急、慢性失眠對疼痛所產生的影響,並將咖啡因、俗稱「聰明藥」的「莫待芬寧」(Modafinil)等提神成分與「布洛芬」(Ibuprofen)、嗎啡等止痛藥做比較。結果發現,上述提神物質似乎可以降低老鼠疼痛敏感性,進而達到舒緩疼痛效果。

長時間睡不好 對疼痛更敏感 亞歷珊卓表示,研究顯示,就算是健康老鼠,只要連續五天睡不好、睡眠不足,且程度達中度以上,疼痛敏感性也會大為提升,像布洛芬等止痛藥,無法抑制睡眠剝奪所造成的高敏感性疼痛,針對失眠引起的疼痛高敏感性問題,連嗎啡也失去效果。

研究觀察顯示,當患者使用止痛藥,可能因失眠,導致止痛藥失效,結果藥物劑量就越加越重,藥物副作用風險也就跟著攀升。但若使用咖啡因、莫待芬寧等提神物質,便能有效改善急、慢性失眠所引起的高敏感疼痛症狀,有趣的是,若是睡眠狀況正常的老鼠,這兩種成分便無法發揮止痛效果。

想止痛 就要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研究作者認為,慢性疼痛患者想止痛,重點不是只有吃止痛藥,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或服用一些助眠劑,也是有幫助,晚上睡得好,白天搭配一些提神物質,或許就能打破疼痛、失眠惡性循環,疼痛現象就可能獲得改善。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調查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患者高達百分之20,每5位民眾,就有1人有深受失眠之苦,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分析發現,年齡越高,失眠的比例越高,可知,失眠已慢行化,且成為現代文明病。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表示,根據調查,失眠者中僅有兩成三的民眾使用助眠藥物,原因不外乎為民眾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關,8成以上的民眾擔心藥物成癮以及藥物對肝臟、腎臟的負擔,也有超過5成民眾認為使用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67.9%),並導致隔天感到昏沉(57.5%),整體而言,超過六成的失眠者對使用藥物助眠採負面看法。

高達六成七的失眠者願透過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來治療失眠問題,林嘉謨醫師表示,主因是民眾認為不須吃藥,就不用擔心藥物會傷肝腎,但民眾缺少對於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認識與了解,這也是近幾年學會致力於推廣睡眠醫學大眾教育的主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楊建銘主席表示,此治療透過教導失眠者正確的睡眠概念、調整睡眠作息、教導放鬆技巧等方式來改善睡眠,而且,已有上百篇的實證研究證實此治療法舉具有療效。

林嘉謨醫師說,在20-49歲的年齡失眠族群裡,在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53.3%)略高於非失眠者(47.6%),但在統計上沒有達到明顯差異,故無法明顯顯示睡前使用3C產品與失眠相關的可能性。不過,失眠者在睡前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46.5%)明顯多於非失眠者(38.4%),推測是因睡不著時,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者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等,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也會提高焦慮、亢奮的機會,造成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建議睡前1小時可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可引導身體慢慢準備進入睡眠,如練習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等,也可將這些放鬆訓練編入睡前固定活動,更能縮短入睡時間並增進睡眠品質。

香港2018年5月10日電 /美通社/ -- 港人壓力大、工時長,以致出現不少睡眠問題。衛生署去年發表的2014/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訪問了逾12萬名15歲或以上人士,發現有48%的受訪者出現睡眠困擾,包括難以入眠、間歇睡醒,或早醒後無法再入睡(1)。很多人只重視睡眠時間,忽視了睡眠質素,其實不論睡眠時間多長,若當中的深層睡眠狀態過短,也會導致疲勞、渴睡、善忘、易怒等症狀,甚至令身體無法修復,長遠影響健康。要改善睡眠障礙,除了調節生活習慣外,也可借助補氣的中草藥。卡道斯委託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高錦明教授最新研究證實,中藥五味子有助人體增加深層睡眠狀態,減少半夜醒來次數,大幅改善睡眠質素。

科大研究証實五味子增深層睡眠
科大研究証實五味子增深層睡眠

逾九成受訪者睡得較熟 深層睡眠整體改善逾2倍
專家:4小時深層睡眠 比睡8小時更精神

高教授研究五味子達25年之久,是次特別透過真人測試,證實五味子增加深層睡眠之效。30名年齡界乎20至64歲、聲稱睡眠欠佳人士,持續服用五味子為主的複方兩周,結果發現,95%參加者認為於第七日起,便可以「增加深層睡眠狀態」、「半夜不常醒且容易再入睡」及「更易入睡」;而「睡醒後,較為精神」及「中午/下午較少睡意」兩項效果最顯著,約改善三倍;「增加深層睡眠狀態」則改善逾兩倍。持續服用14天,效果不減。

高教授指出,睡眠當中約有75%為非快速動眼期睡眠 (NREM),其餘25%為快速動眼期睡眠 (REM),NREM 睡眠可分做三個不同的階段,當中第二及第三階段就是深層睡眠,若然深層睡眠可達4至5小時,即使只睡了很短時間,日間也會感到龍精虎猛,工作一天也不覺累。NREM 和 REM 各有用處,前者可促進細胞修復,讓身體得到適當休息,消除白天的疲勞,後者有助鞏固記憶、協調學習能力。

五味子協調「腦細胞傳送因子」功能 幫助入睡平衡臟腑

常見睡眠質素差甚至失眠成因為陰陽失衡、年老和精神壓力大。過大的壓力可令肝腎脾等臟腑失衡,導致睡眠質素差;繼而又會削弱臟腑功能,造成惡性循環,因此高教授建議睡眠質素欠佳人士改善生活習慣,及服用五味子協助紓緩以上問題。五味子是自古至今常用的中藥,唐代藥王孫思邈指出:「常服五味子, 可補五臟之氣」,五味子蘊含的有效成分,具具協調「腦細胞傳送因子」功能 ,能促進人體進入自然熟睡狀態;另一方面,五味子是唯一具有五種味道的中藥,因此可補五臟,為身體「補氣」,調節臟腑,增加深層睡眠,提升睡眠及生活質素。

五味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果肉氣微(2),其營養為水溶性,故不宜泡水服用,以免營養流失。高教授建議以下兩種服用方法:

  1. 以五味子糖漿入饌,比較容易入口;
  2. 以五味子配合有益的印度人參和亞洲人參製成複方,能產生協同作用,更可養肝補氣,提升助眠功效。

5旬老闆服五味子複方加快入睡 睡4小時已夠精神

56歲的陳老闆(化名),常工作至凌晨12時才睡覺,每晚在床上輾轉至2時才能入睡,翌日早上6時便起床上班,睡覺時總是擔心工作,思前想後,醒來感到很疲累和精神欠佳。持續服用五味子複方二週後,其配戴的運動手錶記錄當中有4至5小時深層睡眠,即使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醒來也感到精神奕奕,工作一整天也不覺累。

傳媒聯絡:
高錦明教授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附表:持續服用五味子14天的研究結果


參加者百分比

整體改善倍數

增加深層次睡眠狀態

95.00%

2.2

半夜不常醒

95.00%

1.4

更易入睡

95.00%

1.2

光亮/聲音的影響減弱

89.00%

1.7

睡醒後較精神

89.00%

2.9

中/下午較少睡意

89.00%

2.7

視頻 - https://cdn4.prnasia.com/002071/mnr/video/20180509Kadosh.mp4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509/2128449-1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