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症病人,臺灣方面,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106年底失智症人口將超過27萬,未來四十年更可能突破85萬人。此外,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今年3月達到14.05%,每7人就有1個老人,其中臺北市老年人口更達16.8%,隨人口老化、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之際,也同時代表失智人口將明顯增加。

九月國際失智月 系列課程可報名

為提高全球對失智症的關注,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訂定每年9月為國際失智月。在這股失智狂潮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今年以一系列「在憶•失智歲月」國際失智月活動,與各界共同推廣失智症相關健康識能,四大主題用講座課程、主題工作坊、電影欣賞、大型活動以及線上專業貼士(TIPs)、主題短片等,從網路到實體活動,串聯九月份每一週主題,讓民眾能有機會更深入了解失智議題。

正確認識失智症 善用社會醫療資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症是大腦功能退化,造成情緒、記憶、行為、認知能力的轉變,如不予治療,病程也會從輕度、中度逐漸進展到重度甚至末期。北市聯醫預計透過活動,分享完整照護服務資訊,提升民眾的失智識能,對患者而言,包括正確認識失智症、如何提早就醫以延緩惡化,對家屬而言,知道如何照護或與失智症患者相處,並運用社會醫療資源,都將為病後爭取更好的照護與生活品質。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顯示,僅18.3%民眾知道如何與失智症病人互動,劉建良指出,其實讓患者維持一定程度的生活功能與人際接觸,能有效延緩失智症惡化。北市聯醫除了以醫療本業照護患者,結合醫師、護理師、個管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復健師、安寧個管師、社工等建立的家屬支持團體更是一大亮點,將陪伴每個失智症家庭一起努力。

61歳的陳伯伯,5年前突然性情大變,容易發怒、暴躁,也開始懷疑太太外遇,還懷疑太太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盜領光,家人察覺有異狀,帶至醫院檢查,經確診後,才知道陳柏伯罹患了失智症。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大部分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人,且女性多於男性,年齡愈增加,罹患失智比例也愈高。不過,也有少數患者在30歲、40歲或50歲就開始罹患失智症,也就是俗稱的「早發性失智症」,退化速度較快,病患容易出現幻覺、妄想及視覺空間失調等症狀。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280萬8690人。甄瑞興指出,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而增加,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有5%,到了80歲長者的發病率則提高為20%。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國內約有23萬名失智症老人。

如何預防失智症?甄瑞興建議,平時要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以及多吃地中海飲食等多元預防策略,即使確立診斷後,也要持續參與活動,以免退化速度過快。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