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乳癌

問 :

前 些 時 候 , 我 姊 姊 乳 房 上 長 了 一 顆 「 腺 體 瘤 」 ( 日 前 已 割 除 了 ) , 因 為 姊 姊 的 醫 生 very cool ( 就 是 問 什 麼 , 不 答 什 麼 的 那 一 種 ) , 所 以 在 此 我 想 請 問 醫 生 :

為 什 麼 會 長 「 腺 體 瘤 」 ?
要 如 何 從 日 常 生 活 中 去 注 意 , 來 防 止 「 腺 體 瘤 」 的 出 現 ?

答 :

有 多 種 原 因 : 如 遺 傳 因 素 、 體 質 及 荷 爾 蒙 等 因 素 ; 而 荷 爾 蒙 因 素 又 包 含 了 動 情 激 素 、 黃 體 激 素 、 甲 狀 腺 荷 爾 蒙 、 生 長 激 素 、 胰 島 素 。
每 個 月 都 定 期 月 經 過 後 第 七 天 要 自 我 檢 查 ( 包 括 乳 房 、 乳 頭 、 腋 下 ) , 如 有 異 常 硬 塊 , 液 體 從 乳 頭 跑 出 來 要 馬 上 到 醫 院 找 一 般 外 科 醫 師 進 一 步 檢 查 , 如 一 切 正 常 , 一 年 要 給 醫 師 看 一 次 。


2000021120000212t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乳癌藥物資助計劃 中產及私家醫院病人首次受惠  口服標靶藥物可獲四成藥費資助 乳癌是威脅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資料顯示,約每20名婦女中就有一位有機會在一生中患上乳癌,根據2006年數據,全年有接近2,600宗新症,即平均每天有7名女士不幸確診罹患乳癌,情況令人關注。乳癌患者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可大大增加治癒率及降低復發機會,但對部分乳癌患者而言,長期的藥物療程難免加重經濟負擔,學者估計,多達四至五成病人可能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 藥物資助惠及公私營病人 目 前醫管局推出的藥物安全網只涵蓋少量乳癌新藥,而且申請手續繁複,只有公立醫院病人、而且出現擴散情況才有機會申請,受惠病人非常有限!有見及此,香港乳 癌基金會推出「乳癌藥物資助計劃」,為有需要的乳癌患者提供實質的藥物經濟支援,減少病人對抗乳癌的後顧之憂。首間參加此計劃的是葛蘭素史克藥廠 (GSK),此計劃的藥物經濟支援首次惠及公立及私營醫療機構的病人,連夾心階層及中產病人亦可以受惠,首階段的資助金額高達700萬元,為不能負擔高昂 藥費的病人帶來新希望。 月入四萬以下可申請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今日(6月6日)在奧海城舉行的「乳癌藥 物資助計劃」揭幕禮上,公佈計劃詳情。有別於其他藥物的安全網,此計劃的門檻較低,目的是幫助HER2+型病人,不論病人於公、私營醫療機構就診,若主診 醫生認為需要處方標靶藥物拉帕替尼配合治療,而病人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家庭每月總收入不超過4萬元、以及家庭每年可動用收入不超過30萬元,申請一經核 實,便能即時獲發多達四成至五成的藥費資助。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蔡梁婉薇女士表示:「乳癌病人的開支加上醫療費用可能相當吃力,然而政府 的資源未必能夠幫助所有有需要的病人。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抱負是減低療程為乳癌病人帶來的創傷和痛苦,故此推出『乳癌藥物資助計劃』,希望幫助乳癌病人減輕 藥物經濟負擔,讓她們可專心抗病。」 每年數百新症屬HER2+型 每年新增的二千五百多個乳癌病人當 中,約有數百人(約佔25%)屬於人類第二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陽性癌症,這類病人體內的癌細胞較惡、侵略性較強、擴散速度較快,在接受治療 後,發生癌細胞轉移或復發的機會仍然較高,所以這類患者通常預後狀況比較不好。過去的標靶治療以大分子曲妥珠單克隆抗體(trastuzumab)為主, 但長期使用後最終仍可能出現抗藥性。而新式乳癌標靶藥物拉帕替尼(Lapatinib)屬於小分子,能進入細胞內部截斷HER2+受體訊息傳遞路徑,達到 抑制癌細胞生長目的。由於拉帕替尼與曲妥珠單抗的作用原理不同,所以拉帕替尼能對曲妥珠單抗產生抗藥性的癌細胞發揮效用,適用於對舊式標靶藥無效的病人。 拉帕替尼化療綜合治療延長存活率近8個月 新公佈的國際大型研究數據顯示,晚期或已擴散的HER2+型乳癌患者,對傳統治療無效後,採用拉帕替尼及卡培他濱合併療法,整體存活率的中位數為20個 月,較單獨使用卡培他濱化療有效延長接近8個月。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榮譽顧問、著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於是日活動上表示,新 式標靶藥物有效穩定末期乳癌病人的情況,他說:「標靶治療能針對HER2+型乳癌細胞表面的特徵發揮藥效,因此不單成效較佳,而且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亦較 低。最近的研究發現,若病人於乳癌早期接受治療,標靶治療有助減低HER2+型乳癌復發率50%。若病人體內的HER2+型癌細胞已經擴散,拉帕替尼化療 綜合治療可提高控制癌病比率五成。而臨床實驗用於HER2+型及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病人證實,拉帕替尼及來曲唑(Letrozole)合併療法,比單 一來曲唑荷爾蒙治療,可減低癌病惡化機會三成及提升存活率5.2個月。我有一個病人癌細胞擴散到腦部,使用拉帕替尼及來曲唑(Letrozole)合併療 法後,至今五年仍然生存,顯示此藥物成效甚高。但現時政府的資助實在相當有限,受惠病人不多,而今次推出的『乳癌藥物資助計劃』可幫助病人減免近五成藥 費,而且申請門檻較低,連私家醫生的病人都可以受惠,相信可以幫助到更多乳癌病人。」 林嘉欣、李暉現身支持 為提醒公眾關注乳癌,著名影星林嘉欣小姐於活動上大力呼籲女士們定期檢查乳房的重要性:「我之前陪媽咪去過診所做乳房檢查,幸好結果係正常,其實定期檢查好 重要,因為乳癌若能及早在初發時發現,並作出適當治療,治癒率十分高,病人亦可維持正常生活。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外,我亦計劃盡快抽時間去搵醫生做個詳細的 檢查,令自己更加安心。」此外,為了鼓勵乳癌病友積極對抗癌症,太極及武術大師李暉師傅是日亦率領一班徒弟示範導引養生功,教導乳癌病友如何透過太極強身 健體,以及灌輸運動有助舒緩病情的健康訊息。 欲了解更多關於「乳癌藥物資助計劃」的詳情,可瀏覽 www.hkbcf.org 或致電2525 6033查詢 關於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2005年3月成立,是本港首間以支援和幫助乳癌病人為宗旨的註冊慈善機構。基金會得到一批乳癌康復者、患者親友及醫護專業人員的支持,共 同致力推廣乳癌教育、支援和倡議,其使命是提高各界人士對乳癌的關注,認識及早發現的重要性;幫助乳癌患者踏上康復之路;支持有關乳癌研究,提倡改善乳癌 治理。

調查發現近七成半癌症病人憂慮復發或擴散研究顯示「唑來磷酸混合療法」為乳癌病人帶來新希望有效減低逾三成復發、疾病及死亡風險 香港每年的癌病新症有一萬八千多宗,每3個男性當中,便有1個可能患上癌症,而每4個女性當中,便有1個可能患上癌症,患病年齡男性平均為63歲,女性為 64歲。每年因癌病而死亡的有九千多人,佔全港總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近年,乳癌躍升為女性的頭號殺手之一,根據統計,每23名女性常中,就有一人會患上乳癌,單在2005年,本港共有2,307個乳癌新症,460人因乳癌病逝,死亡率排名第三。雖然手術可切除乳癌腫瘤,但餘下的細胞可能會潛伏在體內,手術後首一至兩年是復發高風險期,但十年內仍有機會復發。為喚起大家對乳癌的關注,本月(10月)是「關注乳癌月」,希望公眾對乳癌有更深入的認識。癌病受訪者最憂慮死亡及擴散瑞士諾華藥廠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上月進行一項電話調查,成功訪問125位癌症病人或其直系家屬,了解癌病病人對於副作用、復發、擴散及死亡等各方面的憂慮情況。受訪者以0-10分作答,分數愈高,代表憂慮的程度愈大,0-4分代表不憂慮或有點憂慮,5-7分代表很憂慮,而8分或以上則代表非常憂慮。結果發現受訪者最憂慮受到死亡威脅,多達80%表示回答5分或以上,當中有47%表示非常憂慮;其次是憂慮癌細胞會擴散到其他地方及擔心已治好的癌病會復發,分別有73.6%及76%回答分5或以上,而表示非常憂慮的亦多達45.6%及38.4%,至於治療中的副作用,亦有38.4%表示非常憂慮。就此四項回答0-4分的受訪者不足三成,顯示受訪者的憂慮程度普遍較高。乳癌病人最怕擴散是次調查乳癌病患者佔70%(88人),結果發現他們憂慮擴散的程度比死亡更甚,45.4%受訪者表示非常憂慮,較憂慮死亡的41.2%更高。在治療過程中,72%受訪者最渴望有新的治療或藥物可減低復發機會,其次是得到更多社會資源的協助(40%),分別有38.4%及36.8%受訪者希望到醫院檢查時有人陪伴及得到經濟上的幫助。調查又發現,46.4%受訪者最常與家人傾談,其次是其他病人(32.8%)及醫生(24.8%),但原來有近兩成 (18.4%)受訪者會封閉自己,不與任何人傾訴。45.6%受訪者會參與健康講座來獲得最新的癌病資訊,其次是醫院的癌症資源中心(36%)。手術後十年仍有復發機會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醫生表示,調查結果與臨床事實吻合,根據他經驗,大部份乳癌病人均擔心會出現癌症最常見的嚴重後果,包括死亡、擴散和復發,關醫生於記者會上說:「雖然早期乳癌病人可用外科手術切除癌細胞,但復發的機會率相當高,因為乳癌病發早期會侵蝕血管及淋巴導管,即使成功切除主瘤,仍有機會於遠端復發,尤其是癌細胞影響到附近的淋巴結,復發機會更大。」有研究顯示,手術後首兩年的復發機會約為20%,之後每年遞減,至第十年仍有4% 復發機會,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關醫生指:「除了要定時覆診及服藥外,亦要注意飲食,減少進食雌激素食物及奶類食品。」奧地利研究嶄新發現最新發佈的奧地利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研究小組的第12次實驗研究(簡稱ABCSG-12)報告顯示,嶄新的「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應用於早期乳癌病人,明顯減低因乳癌導致的疾病及死亡風險達36%,同時亦有效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達35%。該研究安排1,803位於99年至06年期間患上早期(1/2期)乳癌的病人,在接受外科切除手術及放射性治療後,隨機分為四組,其中兩組只接受單一的內分泌治療,另外兩組則接受「唑來磷酸混合療法」,跟進期為五年,探討他們的無病存活率、復發、擴散、骨轉移及死亡等各方面的情況。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有效減低復發研究發現,「唑來磷酸混合療法」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無病存活率及無復發存活率,減低因乳癌導致的疾病及死亡風險達36%,同時亦有效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達 35%。研究期間,使用「唑來磷酸混合療法」的病人僅得6人發生對側乳癌,比使用單一內分泌治療的病人(10人發生對側乳癌)少,而使用「唑來磷酸混合療法」的病人發生遠端復發及局部復發的人數分別為29人及10人,同樣遠較單一內分泌治療病人的41及20人少;而骨轉移方面,以16個唑來磷酸個案對24 個無唑來磷酸個案,證明此療法亦有效減少骨轉移,整體而言,顯示使用「唑來磷酸混合療法」的病人在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改善,亦證明了此療法有效減低各項復發機會。唑來磷酸可能有直接抗癌作用關醫生表示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一直以來乳癌患者最憂慮的是復發及擴散,傳統治療包括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標靶治療等,雖然有效殺死癌細胞,但副作用嚴重,令不少病人聞之色變,而且復發及擴散的機會率依然甚高。唑來磷酸(俗稱「骨針」)以往主要用作治療骨轉移,即癌細胞由原來的腫瘤擴散到骨骼,引致不正常和失衡的骨骼新陣代謝,後期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會率高達65-75%,而唑來磷酸有效減少骨折、脊髓壓縮及骨轉移的痛楚,所以一直只廣泛應用於後期癌症治療上。今次的研究證實唑來磷酸應用於早期乳癌患者,能夠起突破性的作用,更發現了此藥物可能有直接抗癌作用,成為日後治療的新指標,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研究了解唑來磷酸於治癌領域上的新方向。」關醫生續稱:「這份報告發表後,己經有部份醫院及診所開始將『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應用於乳癌病人上,由於本港約有七成乳癌病人的癌細胞荷爾蒙受體呈陽性,均適合用此療法,電療後便可以開始使用,只需每六星期接受一次四毫克的「唑來磷酸」靜脈注射。」目前此藥物於公立醫院屬自費藥物,價錢約千多二千元一劑。奧地利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研究小組的第12次實驗研究(簡稱ABCSG-12)報告將會刊登於最新一期的環球著名醫療刊物「新英倫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成為醫學界治癌的參考新指標。乳癌復發的病徵乳癌復發或對側擴散(另一邊乳房發現癌細胞)的病徵:(請注意,部份病人復發或擴散可能並無明顯病徵)1.無痛性乳房腫塊2.乳頭異樣分泌物. 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3.乳頭凹陷 4.乳房局部凹陷或突出, 外型改變 5.乳房皮膚有紅腫, 潰爛或呈橘皮樣變化 6.腋下淋巴腺腫大乳癌病患者個案分享李小姐 (58歲)李小姐一直有作定期的身體檢查,於2005年,沐浴後突然發現右邊乳房較隱秘位置有一小片硬塊,便立即到家庭醫生處作檢查。醫生懷疑該硬塊為惡性腫瘤,立即安排取組織化驗,證實李小姐患上乳癌。李小姐知道報告結果後,認為應該勇敢面對,決定到醫院進行局部切除手術,切除右邊乳房的腫瘤,手術後李小姐暫無須接受化療,只須接受電療以及荷爾蒙治療(即單一內分泌治療)。醫生表示雖然腫瘤已切除,但乳癌仍有機會復發或擴散,因此李小姐每年亦會作詳細的身體檢驗。於2007年,醫生便曾發現李小姐乳房上有鈣化點,幸好經檢驗後證實無復發或擴散的情況,直至今年檢查時仍未發現有任何問題。李小姐為人較樂觀,知道患上乳癌後,一直勇於面對及積極治療,均衡飲食及作適量運動,希望可以減低復發或擴散的機會,不過在得知自己有病的時候,反而最擔心家人會擔心自己,與李小姐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女兒說:「當初知道媽咪有乳癌好擔心,不停問醫生好多嘢,又會睇好多有關乳癌嘅資訊,我知道病人嘅情緒好影響病情,所以一有時間就會同媽咪傾多啲計。」目前,她只能夠每年定期作身體檢查,即使乳癌復發亦能及早發現,但如果有新的療法或藥物能夠減低擴散或復發機會,經醫生推薦下,李小姐亦樂意嘗試。乳癌基本資料 成因: 醫學界至今仍未能完全掌握乳癌的成因。但如果家族中曾有人患過乳癌(尤其是母親或姊妹),患乳癌的機會會略高,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從沒有生育過、較遲生育第一胎、長期進食含高動物脂肪食物、長期服用高雌激素藥物(如早前的避孕藥)等的婦女,患乳癌的機會亦會偏高。病徵:1.乳房內有硬塊、形狀或大小有所改變、皮膚出現微凹的現象或靜脈擴張2.乳頭流出分泌物、出血或變成凹陷3.腋下腫脹或淋巴結脹大 診斷: 1.乳房X光檢查(乳腺造影) 2.乳房超音波掃描 3.針管抽取組織檢驗 治療:外科手術切除 乳房腫瘤割除是把乳房內的腫瘤及腫瘤周圍適量的乳腺組織切除 如發生最常見的癌細胞轉移至腋下淋巴結,則要切除被感染的淋巴結 放射治療(電療) 利用電離幅射消除癌細胞,療程約5-6星期 副作用:疲倦、噁心、皮膚乾燥、紅腫、乳房變硬及手臂水腫等 化學治療 利用抗癌藥物來破壞並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未收經的病人需接受6個月療程 內分泌治療 研究証實乳癌的成因與人體的激素有關,癌症復發機會高的病人,可能 需要長期(2-5年)服食激素來對抗癌細胞 標靶治療 約四分一病人有「第二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素接受體」(簡稱HER2),病發機會較其他人高,標靶藥物針對能抑制相關受體 自我檢查最重要百分之九十的乳癌是患者自己最先發覺的,所以二十歲以上婦女應每月於月經身一天起計10日或月經後一星期進行自我檢查乳房,留意與乳癌有關的危險訊號,方法如下:1.先對鏡細心觀察乳房有沒有出現任何不正常的情況,包括變形、凹陷、潰爛或有分泌物等;2.仰卧於床上,用指腹以打圈方式輕按乳房四周及腋下,留意是否有硬塊3.輕輕擠壓乳頭,看看有沒有異常的分泌物選擇保全乳房的乳癌康復者,亦應定時檢查另一邊健康乳房,及曾進行過手術的乳房疤痕是否有硬塊。另外,40歲的婦女更應每年進行乳房普查。 相關文章:七成半癌症病人憂慮復發或擴散 | 乳癌病人新希望「唑來磷酸混合療法」